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陳小卉)遭遇交通事故是一件不幸的事,但幸運的是,身邊不但有熱心鄰居的幫忙,更有“即享”法律顧問伸出法律援助之手。這樣一個暖心的故事,就發(fā)生在衡陽市聯(lián)合街道大栗新村社區(qū)。
2024年8月23日,陳某騎電動摩托車途經(jīng)楊柳立交橋下時,被逆行而來的另一輛電動摩托車撞到,當場被送入市中心醫(yī)院(華新分院)接受緊急治療。經(jīng)診斷,陳某的左腳面皮肉嚴重撕裂,筋骨嚴重折傷,需立即開刀手術。
陳某的丈夫去世多年,父親患有癌癥,母親也年邁多病,家中還有一個9歲的兒子需要撫養(yǎng),上萬元的手術費用對于原本僅靠打零工維生的陳某來說,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。得知這個情況后,陳某的居住地大栗新村社區(qū),一方面通過婦聯(lián)、民政等部門為她爭取困難救助,另一方面幫她申請了法律援助。
大栗新村社區(qū)“即享”法律顧問——湖南由法律師事務所羅亮雪律師接受了這份委托后,走訪交警隊了解到,交通事故處理通常需要45天以上,僅事故車輛鑒定就需要30天,甚至還可能延期至2個月,在此之前交警隊無法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。可手術不能耽誤,羅律師立刻代表陳某去找肇事方進行溝通。肇事方是一位在衡鋼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賣菜的老人,好說歹說才墊付了5000元治療費。好在陳某有一群熱心的鄰居,他們不但輪流去醫(yī)院照顧她,還為她湊了幾千塊錢,再加上陳某自己的積蓄,這才順利完成了第一次手術。
陳某手術后恢復不佳,還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,費用更是高達2萬元左右。羅律師對陳某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,他決定去法院為她申請先予執(zhí)行,由醫(yī)院提供第二次手術費用的證明,由交警隊提供事故經(jīng)過的情況說明。由于羅律師整日奔走于醫(yī)院、交警隊和法院之間,還不慎被人撞壞了汽車。最終法院對此案依法裁定先予執(zhí)行,從肇事者的銀行賬戶里劃撥了2萬元給陳某,使她順利地完成了第二次手術。
雖然案子還未開庭,但術后養(yǎng)傷的陳某,一想到羅律師忙前忙后為此付出的心力就難以心安。行動不便的她委托鄰居制作了兩幅“為民辦實事,為民辦好事”的大紅錦旗,于10月13日分別送到了大栗新村社區(qū)和羅律師的手中。這起交通事故案讓我們看到,法律并不只是冰冷的條文,它也可以是有溫情和有溫度的,它通過無數(shù)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法律工作者的實際行動,默默地傳遞到了老百姓的心中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